一种基于双通道DPCA 的SAR-GMTI 杂波抑制方法
王肖洋* 高 贵 周石琳 邹焕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 长沙 410073)
A Clutter Suppression Approach for SAR-GMTI Based on Dual-channel DPCA
Wang Xiao-yang Gao Gui Zhou Shi-lin Zou Huan-xin
(College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3, China)
摘要 偏置相位中心天线技术(DPCA)作为空时自适应信号处理(STAP)技术的特殊形式,在合成孔径雷达地面动目标指示(SAR-GMTI)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杂波抑制的能力直接决定了GMTI 的性能,传统的复图像域DPCA 技术对于地杂波抑制能力有限,特别是广泛分布着强散射静止地物的城市区域。该文利用干涉相位对DPCA幅度进行非线性加权,提出了一种加权DPCA 杂波抑制方法,该方法降低了通道间残差相位对DPCA 杂波抑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在杂波抑制能力上优于传统DPCA 方法。
关键词 :
空时自适应信号处理(STAP) ,
偏置相位中心天线(DPCA) ,
合成孔径雷达(SAR) ,
地面动目标检测(GMTI) ,
杂波抑制
Abstract :The Displaced Phase Center Antenna (DPCA) technology, a particular form of Space 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STAP),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Ground Moving Target Indication (SAR-GMTI). The GMTI performance depends on the capability of clutter rejection but the traditional DPCA technology operated in the complex image domain does not have the appropriate clutter rejection capability for urban areas with strong scattering stationary objects. Hence, interferometry phase is used to weight the DPCA magnitude nonlinearly, and a weighted DPCA clutter rejection approach is proposed, which reduces the interference from residual phase differenc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new approach can improve the clutter rejec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DPCA.
Key words :
Space Time Adaptive Processing (STAP)
Displaced Phase Center Antenna (DPCA)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SAR)
Ground Moving Target Indication (GMTI)
Clutter rejection
收稿日期: 2013-12-09
出版日期: 2014-03-07
基金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316)资助课题
作者简介 : 王肖洋(1989-),男,籍贯:河南,国防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智能信息处理、合成孔径雷达动目标检测。E-mail: henanwangxiaoyang@163.com
高 贵(1981-),男,籍贯:内蒙古,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领域包括合成孔径雷达自动目标识别、SAR 图像建模、SAR-GMTI。
周石琳(1965-),男,籍贯:湖南,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包括计算机视觉及智能信息处理、图像图形处理以及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等。
邹焕新(1973-),男,籍贯:广东,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图形图像处理及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
引用本文:
王肖洋, 高 贵, 周石琳, 邹焕新. 一种基于双通道DPCA 的SAR-GMTI 杂波抑制方法[J]. 雷达学报, 2014, 3(2): 241-248.
Wang Xiao-yang, Gao Gui, Zhou Shi-lin, Zou Huan-xin. A Clutter Suppression Approach for SAR-GMTI Based on Dual-channel DPCA. JOURNAL OF RADARS, 2014, 3(2): 241-248.
链接本文:
http://radars.ie.ac.cn/CN/10.3724/SP.J.1300.2014.13121 或 http://radars.ie.ac.cn/CN/Y2014/V3/I2/241
[1]
王思雨, 高 鑫, 孙 皓, 郑歆慰, 孙 显.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高分辨率SAR图像飞机目标检测方法 [J]. 雷达学报, 2017, 6(2): 195-203.
[2]
魏 民, 李小波, 王 理. 减小距离模糊影响的机载双基地雷达配置方法 [J]. 雷达学报, 2017, 6(1): 106-113.
[3]
郭艺夺, 宫 健, 黄大荣, 金虎兵. 机载MIMO雷达收发联合降维STAP算法统一理论框架 [J]. 雷达学报, 2016, 5(5): 517-525.
[4]
王岩飞, 刘 畅, 詹学丽, 韩 松. 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技术与应用 [J]. 雷达学报, 2016, 5(4): 333-349.
[5]
张 柘, 张冰尘, 洪 文, 吴一戎. 结合MD自聚焦算法与回波模拟算子的快速稀疏微波成像误差补偿算法 [J]. 雷达学报, 2016, 5(1): 25-34.
[6]
郭振宇, 林 赟, 洪 文. 一种基于图像域相位误差估计的圆迹SAR聚焦算法 [J]. 雷达学报, 2015, 4(6): 681-688.
[7]
丁振宇, 谭维贤, 王彦平, 洪文, 吴一戎. 基于波数域子孔径的机载三维SAR偏航角运动误差补偿 [J]. 雷达学报, 2015, 4(4): 467-473.
[8]
覃 尧, 黄春琳, 陆 珉, 徐 伟. 基于小波变换与主成分分析的探地雷达自适应杂波抑制方法研究 [J]. 雷达学报, 2015, 4(4): 445-451.
[9]
詹学丽, 王岩飞, 王超, 李和平. 一种用于合成孔径雷达的数字去斜方法 [J]. 雷达学报, 2015, 4(4): 474-480.
[10]
黄 勇, 陈小龙, 关 键. 实测海尖峰特性分析及抑制方法 [J]. 雷达学报, 2015, 4(3): 334-342.
[11]
李 洋, 林 赟, 张晶晶, 郭小洋, 陈诗强, 洪 文. 多角度极化SAR图像中的非各向同性散射估计与消除方法研究 [J]. 雷达学报, 2015, 4(3): 254-264.
[12]
许成斌, 周 伟, 丛 瑜, 关 键. 基于峰值区域的高分辨率极化SAR舰船目标特征分析与鉴别 [J]. 雷达学报, 2015, 4(3): 367-373.
[13]
周 辉, 赵凤军, 禹卫东, 杨 健. 基于非理想运动误差补偿的SAR地面运动目标成像(英文) [J]. 雷达学报, 2015, 4(3): 265-275.
[14]
赵雨露, 张群英, 李 超, 纪奕才, 方广有. 视频合成孔径雷达振动误差分析及补偿方案研究 [J]. 雷达学报, 2015, 4(2): 230-239.
[15]
詹学丽, 王岩飞, 王 超, 刘碧丹. 一种基于脉冲压缩的机载条带SAR重叠子孔径实时成像算法 [J]. 雷达学报, 2015, 4(2): 199-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