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学报
 
 

在线办公

 
   作者中心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在线阅读

 
   网络优先出版 New!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综述文章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次数排行
   Email Alert
   
  本刊检索 | 高级检索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编辑部公告
 

雷达学报第四届青年科学家论坛第三轮通知

 

 

由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和《雷达学报》编辑部共同主办的“《雷达学报》第四届青年科学家论坛”将于20188月在电子科技大学举办,具体事项如下。

一、会议主题:雷达探测与成像前沿技术

二、时间地点2018825日-26日,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科研楼C216报告厅

三、主办单位: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雷达学报》编辑部

协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雷达与信号处理系统专委会

会议主席:崔国龙

会议共主席:胡程黄平平

四、论坛日程

5位特邀专家报告、24位青年科学家报告、实验室参观、自由交流,具体时间如下。

时间

内容

报告人

主持人

825日上午   科研楼C216报告厅    开幕式、颁奖仪式与特邀报告

8:30-8:40

致辞

待定

崔国龙(电子科技大学)

8:40-8:45

雷达学报高被引论文和优秀审稿专家颁奖仪式

贾守新(雷达学报)

8:45-9:15

双基前视雷达成像技术

杨建宇(电子科技大学)

9:15-9:45

微型SAR系统与信号处理技术

朱岱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9:45-10:10

合影及茶歇

10:10-10:40

雷达海上目标探测

关键(海军航空大学)

胡程(北京理工大学)

10:40-11:10

SS-PBSAR外辐射源雷达成像技术

王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1:10-11:40

基于认知的杂波抑制方法研究

位寅生(哈尔滨工业大学)

12:00-13:30

午餐

825日下午    科研楼C216报告厅       学术报告及讨论

13:40-14:00

认知雷达局部模糊函数设计与应用

崔国龙(电子科技大学)

陈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4:00-14:20

基于局部最大势检验的稀疏信号分布式检测

李刚(清华大学)

14:20-14:40

频率分集阵列新体制雷达信号处理

朱圣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4:40-15:00

谱限制的雷达抗干扰探测波形设计

梁军利(西北工业大学)

15:00-15:20

雷达发射码中的最优化技术

黄永伟(广东工业大学)

15:20-15:35

茶歇

15:35-15:55

复杂场景SAR目标检测与识别方法研究

杜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李刚(清华大学)

15:55-16:15

SAR图像智能解译

徐丰(复旦大学)

16:15-16:35

舰载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

王勇(哈尔滨工业大学)

16:35-16:55

基于距离维时间序列的雷达HRRP目标识别方法

陈渤(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6:55-17:15

昆虫雷达探测与信息处理

胡程(北京理工大学)

 

17:15-17:35

实验室参观

全体代表

18:00-19:00

晚餐

826日上午    科研楼C216报告厅     学术报告及讨论

8:30-8:50

超宽带穿透成像探测技术

金添(国防科技大学)

武俊杰(电子科技大学)

8:50-9:10

微波光子技术和雷达应用

李王哲(中科院电子所)

9:10-9:30

极小化欧氏误差估计融合和数据关联

沈晓静(四川大学)

9:30-9:50

微变监测雷达系统、产品与应用

黄平平(内蒙古工业大学)

9:50-10:10

新一代战斗机射频探测系统需求分析与关键技术

邓晓波(中航工业607所)

10:10-10:30

茶歇

10:30-10:50

互质阵列信号处理

史治国(浙江大学)

金添(国防科技大学)

10:50-11:10

多通道雷达信号自适应检测技术

刘维建(空军预警学院)

11:10-11:30

稀疏分数阶表示域雷达动目标探测技术

陈小龙(海军航空大学)

11:30-11:50

时频分布在海面目标检测中的应用

左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2:00-13:00

午餐

826日下午    科研楼C216报告厅     学术报告及讨论

13:40-14:00

矩阵填充在雷达阵列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廖斌(深圳大学)

王文钦(电子科技大学)

14:00-14:20

同步挤压短时傅里叶变换在探地雷达薄层识别中的应用

乔丽红(河南工业大学)

14:20-14:40

多帧联合检测与跟踪技术

易伟(电子科技大学)

14:40-15:00

/多频网外辐射源雷达信号处理

易建新(武汉大学)

15:00-15:20

组网雷达系统射频隐身技术研究

时晨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15:20-16:30

自由讨论

全体代表

 

五、参会要求

论坛希望能成为一个深入交流探讨的平台,因此原则上要求参会人员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博士学历。

论坛报名已于725日截止并在727发出参会邀请。

本届论坛免收会议费用,交通费、住宿费自理。

住宿建议选择学校西门外龙湖时代天街上的酒店,步行10-15分钟可达,具体有:全季、汉庭、IU7天快捷、天府丽都、格林豪泰等近20家,价格在100多元至300多元。

 

六、联系方式

高华,010-58887063radars@mail.ie.ac.cn

 

《雷达学报》编辑部

201881

 

附录:会议主席简介

崔国龙,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员(特聘),博士生导师,IEEE高级会员,《雷达学报》编委。

分别于2005年、2008年和2012年获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士、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13年);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13年)。2011年,意大利那不勒斯“菲里德里克二世”大学,访问学者;2012-2013年,美国斯蒂文斯理工学院,博士后。20139-20176月,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特聘);2016年博士生导师;20177月至今,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员(特聘),入选电子科技大学“百人计划”(青年项目)。

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雷达探测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包括:认知雷达波形设计、目标检测与估计以及最优化理论和算法等。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青年/面上基金、原总装预研基金、“十三五”预研基金、军委科技委前沿创新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

目前,担任《雷达学报》编委(2015-至今),《EURASIP Journal on Advances in Signal Processing》客座编辑(2016年),IEEE Radar Conference 分会场主席(2015年),IEEE Radar Conference 邀请报告(Invited Talks, 2017),第十四届雷达学术年会组委会成员和分分会场主席(2017年),以及多个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专家。现已在IEEE TSPIEEE TAES等国际学术期刊以及IEEE Radarcon等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80余篇,其中国际顶级(TOP)期刊论文20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3篇(工程领域引用列前1%);撰写英文书籍章节2部;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100余项。

胡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副所长。2003年7月获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9年7月获北京理工大学目标探测与识别专业博士学位,期间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访问学习15个月。2009年留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任教,长期从事新体制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与信号处理、生物探测雷达系统与信息处理技术方向的科学研究。
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是英国工程技术学会会士(IET Fellow)、中国电子学会会士;担任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副主席及雷达与信号处理系统专委会主任委员、IET 2018国际雷达会议大会主席、“危险化学品事故与边坡灾害预防与控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编委会《信号检测与估计》分支副主编、《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编委、《雷达学报》编委。

黄平平
,教授,博士,1978年生,山东海阳人,2010年获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学位,现任内蒙古自治区雷达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内蒙古工业大学雷达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环境遥感分会常务理事,“草原与植被多传感器数据处理与应用”国际研讨会执行主席。获第三届国家高分学术年会青年创新基金奖,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奖,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丰收奖”二等奖。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第一届“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近几年,共主持了科研项目20余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第一作者授权10),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SCI收录18篇,EI收录18篇,遥感应用注册软件4项。

(2018-08-01 00:00:00.0 点击 8064
 
 

版权所有 © 2011《雷达学报》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 邮编:100190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2002183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