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学报
 
 

在线办公

 
   作者中心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在线阅读

 
   网络优先出版 New!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综述文章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次数排行
   Email Alert
   
  本刊检索 | 高级检索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雷达学报
 
2016年 5卷 5期
刊出日期:2016-10-28

论文
综述
生物雷达技术专题
   
生物雷达技术专题
455 胡 程, 廖 鑫, 向 寅, 曾 涛
一种生命探测雷达微多普勒测量灵敏度分析新方法

生命探测雷达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非接触式生命检测技术,其通过对生命体的振动信息进行测量实现生命体检测和定位。由于生命体的振动幅度一般较小,噪声会对生命探测雷达的测量性能造成严重的干扰,而噪声(热噪声和相位噪声)对此类雷达测量性能的影响目前尚无有效的评价指标。针对这一问题,该文通过建模分析定义了生命探测雷达的微多普勒测量灵敏度并提出了分析该指标的新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生命探测雷达测量性能无法定量分析的问题。最后通过仿真给出了给定系统在不同距离的测振性能曲线。

2016 Vol. 5 (5): 455-461 [摘要] ( 617 ) [HTML]( ) [PDF 2362KB] ( 1992 )
462 胡锡坤, 金 添
基于自适应小波尺度选择的生物雷达呼吸与心跳分离方法

当使用生物雷达进行生命体征参数提取时,由于心脏跳动产生的位移形变很小,回波较为微弱,而呼吸带动的胸腔起伏回波强度较大,基于简单傅里叶变换的周期性信息检测,往往无法有效提取心跳信号。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可以较好地分离出含有心跳、呼吸运动信息的信号分量,但小波尺度的选择对于不同的场景存在细微差异,影响到了分离的效果。针对这一问题,该文采用Morlet二进小波变换,提出了一种基于信噪比阈值定标的自适应小波尺度选择方法,有效解决了不同场景的呼吸心跳分离问题。最后通过实测结果验证了算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2016 Vol. 5 (5): 462-469 [摘要] ( 563 ) [HTML]( ) [PDF 7498KB] ( 1919 )
470 梁福来, 李浩楠, 祁富贵, 安 强, 王健琪
UWB MIMO生物雷达多静止人体目标成像方法研究

由于临近多静止人体目标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干扰,仅利用单通道生物雷达的距离像难以区分多个静止人体目标。为解决上述问题,该文利用超宽带多输入多输出(UWB MIMO)生物雷达获取多静止人体目标的2维高分辨图像,从空间上更好地分隔多静止人体目标,然后基于UWB MIMO图像的慢时间序列对人体生理信号进行增强,有效抑制人体目标间的相互干扰。实测数据结果证明该文所提方法能够获得相互靠近的多静止人体目标的高分辨图像,使后续的多静止人体目标高性能检测与定位成为可能。

2016 Vol. 5 (5): 470-476 [摘要] ( 559 ) [HTML]( ) [PDF 10364KB] ( 1706 )
477 陈扶明, 李 盛, 安 强, 张自启, 王健琪
生物雷达语音信号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语音信号的获取对人类进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生物雷达技术具有非接触、非侵入、安全、方向性好、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穿透性等多种优点,在语音信号探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该文首先回顾了语音探测技术的发展历程,然后综述了生物雷达语音探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给出了生物雷达探测语音信号的基本原理,并对3种不同体制的生物雷达语音探测系统性能进行了对比阐述。最后对生物雷达语音信号探测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2016 Vol. 5 (5): 477-486 [摘要] ( 515 ) [HTML]( ) [PDF 3786KB] ( 2310 )
综述
487 王璐璐, 王宏强, 王满喜, 黎 湘
雷达目标检测的最优波形设计综述

充分利用雷达目标和环境特性,设计最优发射波形,能够从本质上提高雷达目标检测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该文将近几年发表的雷达目标检测的最优波形设计文献进行总结和归纳,为面向目标检测的波形优化设计研究提供方法和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16 Vol. 5 (5): 487-498 [摘要] ( 712 ) [HTML]( ) [PDF 3729KB] ( 3203 )
499 丁昊, 董云龙, 刘宁波, 王国庆, 关 键
海杂波特性认知研究进展与展望

海杂波是影响海用雷达目标探测性能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其物理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且非高斯、非平稳特性显著,因此海杂波特性认知研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该文从数据层海杂波特性认知出发,围绕目标检测算法所关注的海杂波幅度分布特性、谱特性、相关性及非平稳与非线性特性,回顾和总结了海杂波特性认知研究进展,梳理了主要研究结论。在此基础上,从海杂波影响因素的深化分析、海杂波精细化建模与检测器需求的博弈、海杂波与目标差异特性认知等4个方面展望了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2016 Vol. 5 (5): 499-516 [摘要] ( 745 ) [HTML]( ) [PDF 6619KB] ( 2718 )
论文
517 郭艺夺, 宫 健, 黄大荣, 金虎兵
机载MIMO雷达收发联合降维STAP算法统一理论框架

该文研究了机载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雷达杂波抑制的收发联合降维空时自适应处理(Space Time Adaptive Processing,STAP)算法统一理论框架。首先,基于机载MIMO雷达发射波形分集的特性,构建了机载MIMO雷达降维联合自适应STAP处理的统一理论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建立了3种降维STAP处理结构。最后,针对上述3种降维结构,给出了相应的3类适用于MIMO体制的降维STAP处理算法。仿真实验表明:机载MIMO雷达联合降维自适应算法具有较好的杂波抑制性能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2016 Vol. 5 (5): 517-525 [摘要] ( 572 ) [HTML]( ) [PDF 8630KB] ( 1779 )
526 林春风, 黄春琳, 粟 毅
双基地雷达Radon-Fourier变换弱目标积累检测

增加信号相参积累时间能够提高弱目标检测能力。双基地雷达长时间相参积累的关键是解决非线性相位回波的目标运动补偿问题。在波束影响可忽略的情况下,该文提出了双基地雷达距离-速度域Radon-Fourier变换(RFT)处理方法。该方法通过频域联合搜索双基地距离和速度参数空间,完成距离走动校正与脉冲积累。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了其有效性。

2016 Vol. 5 (5): 526-530 [摘要] ( 641 ) [HTML]( ) [PDF 2286KB] ( 1536 )
531 陈 莹, 钟 菲, 郭树旭
非合作跳频信号参数的盲压缩感知估计

针对非合作跳频通信系统采样速率高,先验信息少等问题,论文提出基于盲压缩感知重构理论参数估计算法。利用稀疏编码与正交基变换交替迭代的思想实现信号精确重构,并根据重构结果直接对跳频信号进行参数估计。与传统的压缩感知理论相比,盲压缩感知理论避免了对信号先验信息的需求,有效解决了非合作通信系统中先验信息少的问题。首先,建立信号模型,然后利用正交块对角盲压缩感知算法(Orthonormal Block Diagonal Blind Compressed Sensing,OBD-BCS)实现信号的重构,并估算出跳变频率及跳变周期。通过实验分析,该方法可以在低信噪比环境下恢复信号原始结构及信息,完成参数估计。

2016 Vol. 5 (5): 531-537 [摘要] ( 849 ) [HTML]( ) [PDF 2231KB] ( 1711 )
538 侯丽英, 林 赟, 洪 文
干涉圆迹SAR的目标三维重建方法研究

圆迹合成孔径雷达(CSAR)的360°全方位观测能够获取目标各方向的散射特征,但是单轨迹圆迹SAR对于强方向性目标高度向散射特征的获取能力非常弱。该文针对典型目标开展3维圆迹SAR干涉方法研究,开展了基于暗室实验的原理性验证,首次给出了实际坦克金属模型的干涉圆迹SAR的3维重建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展示了3维重建与全方位观测相结合在目标精细特征描述方面具有的重要应用潜力。

2016 Vol. 5 (5): 538-547 [摘要] ( 725 ) [HTML]( ) [PDF 14239KB] ( 1318 )
548 赵 团, 邓云凯, 王 宇, 李 宁, 王翔宇
基于扇贝效应校正的改进滑动Mosaic全孔径成像算法

该文提出了一种针对滑动Mosaic模式合成孔径雷达(SAR)的全孔径成像算法,包含了扇贝效应校正和尖脉冲抑制。该方法创新性地通过方位向去斜预处理,来校正由于雷达天线转动引入的天线方向图加权,即扇贝效应校正技术。尖脉冲抑制的主要思想是利用线性预测谱估计算法,通过相邻Burst数据外推来补全Burst之间的空缺数据,从而抑制由多个Burst相干处理所引起的尖脉冲,即“矛刺”。最后,带宽为200 MHz的C波段机载SAR系统实验处理结果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2016 Vol. 5 (5): 548-557 [摘要] ( 818 ) [HTML]( ) [PDF 12627KB] ( 1139 )
雷达学报
 

编辑部公告

 
· 雷达学报第五届青年科学家论坛通知
· 《雷达学报》2019年专题征文通知
· “雷达探测与成像前沿技术”专题征文通知
· 《雷达学报》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 《稀疏微波成像导论》书荐
· 《雷达学报》2015-2017年度国内数据库影响因子稳步提升
· “外辐射源雷达”专题征文通知
· 第二届“地面雷达复杂电磁环境效应研究”培训研讨班通知
                  更多 
 

学报新闻

 
· 《雷达学报》参加“雷达在哪里”高峰论坛
· 《雷达学报》参展第四届IET国际雷达会议及2018国际雷达和信号处理论坛
· 《雷达学报》参加第五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
· 雷达学报第四届青年科学家论坛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
· 第九届国际微波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
· 首届汽车雷达高端论坛在中科院电子所成功举行
· 小卫星与对地观测学术报告会在中科院电子所举行
· 《雷达学报》参加BIGSARDATA 2017国际会议
                  更多 
 

下载中心

 
· 《雷达学报》文献分类目录
· 出版道德声明
· 保密审查证明及版权转让声明
· 《雷达学报》论文格式
· 《雷达学报》常用英文缩写
 

友 情 链 接

 
· Web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Village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Elsevier
· Springer
· IEEE Xplore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雷达学报》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 邮编:100190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2002183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