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学报
 
 

在线办公

 
   作者中心
   专家审稿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在线阅读

 
   网络优先出版 New!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综述文章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次数排行
   Email Alert
   
  本刊检索 | 高级检索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雷达学报
 
2017年 6卷 4期
刊出日期:2017-08-28

论文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星载SAR技术专题
   
论文
325 冯德军, 王俊杰, 王俊卿
移频导前假目标的特性分析及其鉴别方法
由于距离-多普勒耦合效应的存在,线性调频信号易受到转发移频干扰,利用该原理产生的导前假目标具有诸多与真实目标相似的特性,传统的前沿跟踪等手段难以剔除,对雷达威胁很大。该文在剖析移频导前假目标产生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分析了假目标的特性,指出了导致真假目标难以分辨的内在原理及现有方法的不足。同时针对干扰信号难以鉴别的难点,利用干扰信号不可避免的转发延迟,分析经过匹配滤波处理后估计获得的到达时间与其实际到达时间之间的差异,进而提出了一种对移频转发形成的导前假目标鉴别方法并分析了这种方法的性能。最后通过相应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17 Vol. 6 (4): 325-331 [摘要] ( 317 ) [HTML]( ) [PDF 659KB] ( 784 )
332 周宝亮, 周东明, 高红卫, 杨 杰
分布式孔径相参合成雷达联合天线增益分析
分布式孔径相参合成雷达通过多雷达发射电磁波空间功率合成,实现远距离大威力探测;通过多雷达空域扩展,实现目标角度高精度测量。分布式孔径相参合成雷达具有生存能力强、效费比高、角分辨率高、扩展性强、实现性好等技术优势。该文首先对无方向性多点辐射源联合天线增益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理论推导和仿真分析;然后建立分布式阵列几何模型,分别分析了联合天线方向图和联合天线增益,得出了联合天线增益近似等于单元雷达数目与单元雷达增益乘积的结论;最后,利用HFSS软件进行了联合天线增益仿真,进一步验证了联合天线增益分析结论。
2017 Vol. 6 (4): 332-339 [摘要] ( 503 ) [HTML]( ) [PDF 2392KB] ( 1219 )
340 王福来, 庞 晨, 李永祯, 王雪松
一种同时全极化雷达正交多相编码波形设计方法
为了获得精确的极化散射矩阵测量结果,同时全极化测量体制雷达对发射信号的正交性能提出了很高要求。传统的设计方法得到的正交多相编码波形正交性能受码长的限制,同时对多普勒频移比较敏感。该文提出一种具有较好多普勒容限的正交多相编码波形优化设计方法,针对目标匀速和匀加速运动状态,考虑波形的峰值旁瓣比和波形隔离度等指标,将波形设计问题转化为非线性优化问题,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Deng,Khan等人提出的编码,该文设计的正交多相编码波形具有更好的多普勒容限,同时峰值旁瓣比和正交性能提升约为1.5~2 dB,能够提高同时全极化测量体制雷达的测量精度。
2017 Vol. 6 (4): 340-348 [摘要] ( 518 ) [HTML]( ) [PDF 2939KB] ( 1126 )
349 吴一全, 王志来
基于联合稀疏表示的复Contourlet域SAR图像与红外图像融合(英文)
针对红外图像与SAR图像的灰度差异性大、两者融合图像不太符合人类视觉认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联合稀疏表示的复Contourlet域红外图像与SAR图像融合方法。首先对红外图像与SAR图像分别进行复Contourlet分解。然后利用K-奇异值分解(K-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K-SVD)方法获得两幅源图像低频分量的过完备字典,并根据联合稀疏表示模型生成联合字典,通过正交匹配追踪(Orthogonal Matching Pursuit,OMP)方法求出源图像低频分量在联合字典下的稀疏表示系数,接着采用选择最大化策略对两个低频分量的稀疏表示系数进行选取,随后进行稀疏表示重构获得融合的低频分量;对高频分量结合视觉敏感度系数和能量匹配度两个活跃度准则进行融合,以捕获源图像丰富的细节信息。最后经复Contourlet逆变换获得融合图像。与3种经典融合方法及近年来提出的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基于稀疏表示的融合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有效突出源图像的显著特征,最大程度地继承源图像的信息。
2017 Vol. 6 (4): 349-358 [摘要] ( 385 ) [HTML]( ) [PDF 2514KB] ( 1137 )
359 周 阳, 毕大平, 沈爱国, 房明星
基于运动调制的SAR-GMTI间歇采样遮蔽干扰方法
该文提出一种对SAR-GMTI的遮蔽干扰方法。该方法将截获的SAR信号进行间歇采样并对其运动调制后转发出去,利用运动调制效应在方位向上产生展宽和间歇采样转发在距离向上产生周期延拓的多假目标,二者结合形成灵巧遮蔽干扰效果,且干扰经多通道对消后无法被对消。此干扰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将干扰能量仅出现在需要遮盖的运动目标上,从而更有效地利用了干扰能量。以三通道干涉对消为例着重分析了该方法对多通道GMTI的干扰原理。仿真实验证明了此干扰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2017 Vol. 6 (4): 359-367 [摘要] ( 435 ) [HTML]( ) [PDF 850KB] ( 978 )
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星载SAR技术专题
368 唐江文, 邓云凯, 王 宇, 赵 硕, 李 宁
高分辨率滑动聚束SAR BP成像及其异构并行实现
当前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对成像算法以及计算能力都提出了巨大挑战,滑动聚束是实现高分辨率的一种重要模式,它能够同时兼顾高分辨率和方位向宽测绘带。在滑动聚束模式下,受轨道弯曲、调频率时变等影响,传统的频域成像算法的聚焦性能会下降,为突破这种局限性,该文采用BP(Back-Projection)算法进行精确成像,并针对BP算法O(N3)的高计算复杂度提出了一种基于CPU/GPU异构计算平台的高效并行算法,充分利用了计算机的计算资源,提高了成像效率,其中调度线程的设计,也提高了成像的灵活性。
2017 Vol. 6 (4): 368-375 [摘要] ( 745 ) [HTML]( ) [PDF 3908KB] ( 1648 )
376 叶 恺, 禹卫东, 王 伟
一种基于短偏移正交波形的MIMO SAR处理方案研究
为了提升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AR)的高分宽幅成像能力,该文提出一种基于短偏移正交(STSO)波形的多发多收合成孔径雷达(MIMO SAR)处理方案。基于俯仰向的多波束数字波束形成技术,混合回波信号中的STSO波形能够得到有效分离。根据对MIMO SAR成像几何模型和天线结构的分析,采用修正的方位向多通道重构矩阵对分离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的重构数据可利用传统SAR成像算法进行成像。仿真实验证明,该处理方案能够有效抑制短偏移正交波形之间的相互干扰,并具有较好的成像性能。
2017 Vol. 6 (4): 376-387 [摘要] ( 398 ) [HTML]( ) [PDF 7242KB] ( 683 )
388 林玉川, 张剑云, 武拥军, 周青松
双基星载HRWS-SAR系统方位向信号重构的矩阵求逆算法
双基星载高分辨率宽测绘带SAR系统(HRWS-SAR)的方位向信号普遍为非均匀采样,重构其均匀采样信号或多普勒频谱是成像处理的关键步骤。该文将方位照射时间内时变的发射接收距离比近似为常数,利用双基系统与单基系统方位向通道间传递函数的等效关系,建立了一般双基构型星载HRWS-SAR系统的方位向信号模型,进而给出了方位向信号重构的矩阵求逆算法及重构性能指标信噪比缩放因子和方位模糊比的计算公式。该文对几种典型双基构型的星载HRWS-SAR系统进行方位向信号重构仿真,结果表明在非重叠采样条件下矩阵求逆算法能较好地重构出方位向信号的多普勒频谱。
2017 Vol. 6 (4): 388-396 [摘要] ( 332 ) [HTML]( ) [PDF 3717KB] ( 1021 )
397 赵 耀, 邓云凯, 王 宇, 李 宁, 王 伟
原始数据压缩对方位向多通道SAR系统影响研究
方位向多通道是实现星载SAR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的重要技术手段,随着分辨率和幅宽的提升,SAR系统的回波数据量也会急剧增加。然而星上存储空间和数传带宽有限,通常采用数据压缩技术降低回波的数据量。为研究数据压缩对方位向多通道SAR系统的影响,该文建立了多通道数据压缩的信号模型,推导并分析了数据压缩对多通道信噪比尺度因子和量化噪声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文提出的模型与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并讨论了数据压缩对多通道虚假目标强度比的影响。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多通道SAR系统的原始数据压缩方式选择提供依据。
2017 Vol. 6 (4): 397-407 [摘要] ( 365 ) [HTML]( ) [PDF 15317KB] ( 790 )
408 赵庆超, 张 毅, 王 宇, 王 伟, 王翔宇
基于多帧超分辨率的方位向多通道星载SAR非均匀采样信号重建方法
方位向多通道技术是星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同时实现高分辨率宽测绘带成像的有效手段,对于方位向多通道星载SAR系统,当脉冲重复频率(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PRF)不满足均匀采样条件时方位向信号被非均匀采样,成像前需进行均匀化重建。该文创新性地提出以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DIP)领域多帧超分辨率的思路解决方位向多通道星载SAR非均匀采样信号重建问题,并总结给出了多帧超分辨处理的一般方法。仿真与实测数据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且在复杂度性能上具有一定优势。该文第1次建立了方位向多通道星载SAR非均匀采样信号重建与多帧超分辨率问题的联系,为这一信号重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2017 Vol. 6 (4): 408-419 [摘要] ( 329 ) [HTML]( ) [PDF 1093KB] ( 1148 )
420 祝晓静, 李 飞, 王 宇, 王 伟, 孙 翔
基于改进方位相位编码的全极化SAR距离模糊抑制方法
传统全极化SAR系统交叉极化通道由于受到强同极化距离模糊信号的干扰,使得交叉极化通道的距离模糊性能急剧下降,这严重限制了全极化SAR系统的测绘带宽。该文首先介绍一种扩展的极化发射体制—混合极化模式,该模式在改善交叉极化距离模糊性能的同时恶化同极化距离模糊性能。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全极化SAR系统的距离模糊性能,该文提出一种改进的方位相位编码方法(MAPC)。该方法通过对系统发射脉冲进行调制解调,能够将全极化SAR系统的距离模糊能量转移到方位向,然后利用方位向维纳滤波器滤除距离模糊能量。该文的实验结果表明MAPC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全极化SAR系统的距离模糊能量,并扩展系统的无模糊测绘带宽。
2017 Vol. 6 (4): 420-431 [摘要] ( 372 ) [HTML]( ) [PDF 7826KB] ( 684 )
雷达学报
 

编辑部公告

 
· 雷达学报第五届青年科学家论坛通知
· 《雷达学报》2019年专题征文通知
· “雷达探测与成像前沿技术”专题征文通知
· 《雷达学报》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 《稀疏微波成像导论》书荐
· 《雷达学报》2015-2017年度国内数据库影响因子稳步提升
· “外辐射源雷达”专题征文通知
· 第二届“地面雷达复杂电磁环境效应研究”培训研讨班通知
                  更多 
 

学报新闻

 
· 《雷达学报》参加“雷达在哪里”高峰论坛
· 《雷达学报》参展第四届IET国际雷达会议及2018国际雷达和信号处理论坛
· 《雷达学报》参加第五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学术年会
· 雷达学报第四届青年科学家论坛在电子科技大学举行
· 第九届国际微波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
· 首届汽车雷达高端论坛在中科院电子所成功举行
· 小卫星与对地观测学术报告会在中科院电子所举行
· 《雷达学报》参加BIGSARDATA 2017国际会议
                  更多 
 

下载中心

 
· 《雷达学报》文献分类目录
· 出版道德声明
· 保密审查证明及版权转让声明
· 《雷达学报》论文格式
· 《雷达学报》常用英文缩写
 

友 情 链 接

 
· Web of Science
· Engineering Village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 Elsevier
· Springer
· IEEE Xplore
                  更多 
 
 

版权所有 © 2011《雷达学报》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 邮编:100190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
京ICP备20021838号-8